据《经济参考报》报道,审计署报告显示,全国有3465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%。在湖南一些负债严重的乡镇,“打折收购”乡镇政府对个人欠条竟然成了一门“生意”,一度欠条甚至还能折价买东西,成了地方“流通货币”。
不少网民认为,乡镇政府欠条成“流通货币”显示出监管缺位和权力失约,该情况一旦蔓延,侵蚀的不仅仅是政府信用,还将严重扰乱金融秩序,干扰国家货币政策。化解地方债务问题,既要对政府借贷予以规范,健全债务管理机制和监管惩处体系,还要活跃融资方式,提高政府偿还能力,从根本上筑牢债务风险“防火墙”。
欠条即是盘剥
“多年吃喝太风光,众位干部填肥肠。美味佳肴放肆餐,鲜果好酒高兴尝。十春欠条盖公章,五载计划言还账。小镇政府托推躲,难坏饭店老板娘。”网民“勤劳老安全”用一首打油诗生动道出欠条由来。
“ 政 府 欠 条 竟 成 流 通 货 币 ,3465个乡负债率超过100%!美国的底特律都破产了,这3000多个乡镇的现金流靠欠条都能维持,可以想见当地有多少企业都成了盘剥对象。”网民“银行透明度”说。
网民“温国鹏”说“地方政府欠条成当地流通货币显示出,倘若权力失去约束,总是能‘创造奇迹’。”
“是谁让乡镇一级政府借了这么多的债务?”网民“四目雄鹰”认为,贪腐、懒政、资金截留、浪费、公务员超标、豪华楼堂馆所建设等都有“贡献”!该是清理整顿和查处的时候了!
网民“沪上白发渔樵”指出,乡镇政府欠债累累的直接原因是没有严格的预算制度,有钱时乱花,没钱时乱借。
政府信用受损
“哇噻!乡镇政府成了中央银行,看,货币的基本作用,仅仅是中介,货币的本质,是信誉和负债,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。只要乡镇政府不倒闭,规模不太大,一切就没问题。这个重现了纸币最初产生的过程。群众的智慧真是无穷啊。真是活教材!”网民“王福重”讥讽道。
网民“淡年华”说“连农村乡镇都开始使用欠条了。再发展下去,有的企业今后不发工资(现金)也要发工人欠条或者债券了。过不了多少年,商场里就可看见用债券买东西了,不用人民币了。”
“不奇怪。金融衍生品创新来自民间。白条就像期权,以乡政府信用为保证,只是白条也应统计到影子银行吧。”网民“伪币制造者”说。
“这不是增加了货币流通量吗?”网民“猪猪侠公”认为,这是目前国内地区性债务高筑后出现的混乱现象,等同于最基层的政府机构操纵地方货币非法交易。这种现状一旦蔓延就会导致货币不稳定,严重干扰国家货币政策和扰乱金融秩序。
严格财政预算
“其实这是中国社会的缩影,说到底是体制问题,基层政府违规运作,导致积重难返。”网民“泸溪枫树”说,“乡镇债务超百分百,县,地,省又超多少呢,不能简单归于腐败形成的问题,而是行政管理混乱导致的社会成本。”
有网民指出,要消除“欠条货币”,控制地方债务,一是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,改变唯“g d p”论官员的发展观。二是要从立法的角度对政府借贷予以规范。让政府不敢随便举债,让老百姓得不到地方申诉的时候有法律作为最后一道保护屏障。三是要活跃融资方式。让更多专业的融资平台为乡镇政府提供借贷服务,而不是单一地向老百姓借钱。四是提高政府偿还能力。
还有网民建议,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,既要对各级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全面摸底,切实掌握实际情况,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;又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,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,从而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财源和财政能力;更要健全和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机制和监管惩处体系,进一步强化惩治“官赖”现象的工作力度,从而不断筑牢债务风险的“防火墙”。 (记者 班娟娟 整理)
(来源:经济参考报)